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中国空军重型战机已拥有1100架,数量超北约和俄的总和,还需换装

中国空军的发展在去年有着快速提升的趋势,重型战机的入列总数超过百架,国产航空发动机升级涡扇15也取得成功,而所有战机都换装了国产航发,这为中国空军的军事升级和未来的掌控主动权,都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国空军重型战机已拥有1100架,数量超北约和俄的总和,还需换装

中国空军的发展在去年有着快速提升的趋势,重型战机的入列总数超过百架,国产航空发动机升级涡扇15也取得成功,而所有战机都换装了国产航发,这为中国空军的军事升级和未来的掌控主动权,都提供了坚实基础。

去年的空军在战机方面也有很多的好消息,比如歼15海军航空舰载机,全面使用光学隐身功能,新机增设了低可视涂料,被敌人发现的概率将会大大缩小。

不仅如此,很多型号的战机,都开始使用隐身涂装,这为中国空中战斗力量的提升,为我军提高安全战力,给与更大的帮助。

中国空军重型战机已拥有1100架,数量超北约和俄的总和,还需换装

而在战机方面,新型战机研发成功,试飞喜讯也捷报频传。包括我国最受瞩目的轰20战略轰炸机,虽然还是低调地没有详细介绍参数和功能,但是通过官方正式确认研发成功和首飞成功,中国空军最后一块短板也解决了。

展开全文

而且在六代机的研发和变循环发动机领域,和美国的竞争不相上下,这为中国追赶世界先进航空研发水平,又提供了助力。

我国的重型歼击机歼16和歼20能够根据战术组合,形成部署协同编队,为我国空军作战提供更核心的打击和突袭力量。

中国空军重型战机已拥有1100架,数量超北约和俄的总和,还需换装

重型战斗机的数量,决定着空中力量的威力大小,我国在重型战机的建造和研发方面,依然在进行探索和提升,而且不断在提高量产的速度,增加战斗机的生产批次,这对我国扩充空中战力,会起到关键的推动。

现在我国的重型战机,总数量已经有1100架,其中四代半以上的战机,超过一半的比例,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和北约战机的总和。

俄罗斯的重型战机总数为400架,五代机的苏57数量更是非常少,目前只有大约只有几架左右,但是这款五代战机非常可怕,在炸毁乌克兰军火库时,发挥摧毁力量,而乌克兰的防空导弹系统,甚至侦测不到它的行踪。

中国空军重型战机已拥有1100架,数量超北约和俄的总和,还需换装

北约成员国的各型战机总数为3000架,其中只有美国有重型战机,美国的重型战机总数为不到700架。

现在中国的重型战机总数超过千架,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和北约总和,未来继续增加总数的态势也会越发提速,其中以歼20为代表的五代战机,是目前和美国停产的F22对标的重型战机,我国的歼20生产线不但调整国产部件比率,而量产的提速,和我国逐渐实现航发国产化有很大关系。美国看到我国的战机发展,不知道会否后悔,拆除F22生产线是一个错误和鲁莽的决定。

中国空军重型战机已拥有1100架,数量超北约和俄的总和,还需换装

随着我国芯片技术和国产航发的技术提升,未来我国战机的量产规模和速度,都会有更好的发展。

像俄罗斯现在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美国的原因导致俄罗斯自己设计的,由台积电代工的芯片断供,加工出来了芯片也不交付给俄罗斯,这样一来未来俄罗斯的战机和武器想要量产,还需要突破这个难关。

我国的芯片技术目前像中芯国际已经能够量产14纳米制程的精度,而且对于我国目前需要的芯片产品,还是能够国产供应,我国军事装备的量产速度也没有受到外国的卡脖子影响。

中国空军重型战机已拥有1100架,数量超北约和俄的总和,还需换装

现在歼20王牌战机,军迷分析的总数认为在200架左右,和歼16战机一起稳步继续量产中,两型战机的年产量,应该不少于百架。歼11机型替换的可能不大,很可能会进行机型改造升级型号,提升更高的战力和功能。

随着新型五代机不断增产,以前服役的机型也会逐渐退出,我国还有总数300多架的苏30、苏27等机型,进行大量的换装,更替为战力更强,航电系统更为先进的新型战机。

中国空军重型战机已拥有1100架,数量超北约和俄的总和,还需换装

未来歼20的总入列数量,应该有望达到600架左右,而歼16战机的数量目前超过了三百多架,未来也会继续增加量产和入列的数量。现在广大军迷更加热盼的就是,我国的战略轰炸机轰20机型,何时能够定型量产,何时能够公开参数和作战威力,一旦我国的这款战机快速量产,中国空军的整体战力会真正达到一个战略高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oewin.cn/1978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