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万军队需要的装备不是小数目,乌克兰想让欧洲各国帮忙生产,但他们的军工生产线显然不给力,既然如此就只能靠美国,但美俄一番通话后,泽连斯基的计划显然不太可能成真了。
对乌克兰而言,如果过度依赖中方调解,可能会彻底激怒美国;如果经过谈判却没能收回失地,泽连斯基又将面临国内的民意反噬。这种“走钢丝”的困境,恰恰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艰难处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泽连斯基(资料图)
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乌克兰的安全焦虑便与日俱增。加入北约这一全球最大军事联盟,成为其抵御俄罗斯威胁的“终极保险”。不过,北约的入盟条件可是非常严格的,成员国需完成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还要得到所有成员一致同意,对乌克兰而言,这些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更关键的是,美国与德国的态度始终都很暧昧。
事实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发言,已经明确表达了美国与欧洲之间的分歧。他公开抨击欧洲“逐渐背离它的根本价值观”,并且明确指出,乌克兰不可能加入北约。这一表态,无疑是对泽连斯基“B计划”的强烈打击,也揭示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根本障碍。泽连斯基的期待,既无北约成员国的共识,也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面对这种情况,泽连斯基提出的150万人的军队计划,恐怕只是一场空谈。
泽连斯基(资料图)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俄新社此前报道,乌克兰武装部队前总司令、现任乌克兰驻英国大使扎卢日内继续在乌克兰公民的信任评级中位居第一,如果举行选举,其支持率为72%,而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仅为49%。这些数据来自乌克兰专门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新形象营销集团进行的调查。报道称,在社交平台脸书上发布的调查文本显示,“如果2025年举行新一轮总统选举和最高拉达选举,大约每两位受访者中有一位明确表示会参与投票,另有约20%的人可能会参与”。
分析人士指出,扎卢日内之所以会获得如此多乌克兰人的支持,一方面得益于他在俄乌冲突中的高光表现。在2022年俄乌冲突初期,扎卢日内指挥的哈尔科夫和赫尔松反攻击退了俄军,被乌克兰人视为“军界英雄”和“常胜将军”,乌克兰士兵则称其为“铁将军”。另一方面,扎卢日内作为军官,他也更关心士兵的死活,并更倾向于务实策略。即便是被解职后,扎卢日内还多次呼吁通过谈判解决冲突,认为乌克兰难以长期维持高强度冲突,这也与乌克兰人越来越广泛的停火诉求相呼应。
扎卢日内和泽连斯基(资料图)
就在这时,泽连斯基率先出手。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网站报道,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决定以“叛国罪”逮捕该国前总统波罗申科。这据称是“原则性决定”。乌克兰记者报道称,执法人员似乎正在波罗申科的住所附近执勤,12日上午可能已对这位前总统提出叛国罪指控。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12日批准了对波罗申科的制裁。波罗申科称这是挑衅和犯罪,他还指责泽连斯基在战争期间存在贪腐问题。